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探讨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适度融合(精选多篇)

时间:2024-05-19 20:28:36
探讨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适度融合(精选多篇)[本文共17009字]

第一篇:探讨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适度融合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为矿区居民提供服务的我们来说,更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大力加强社区建设,确保矿区的发展和稳定。

我们***单位服务区域**平方公里,辖区内有**个物业小区,共有**万余户,**万余人。公司服务区域广、小区多且分散,周边单位多,这给我们工作带来诸多困难。然而社区作为矿区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其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着力加强社区建设,确保矿区的稳定发展?工作方式和途径也许有很多,本文仅从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谈一点学习认识。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物业管理是为居民提供与房地产有关的全方位服务的企业。对于社区建设,目前矿区采取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三结合共同管理的方式,其中物业公司在矿区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矿区与物业公司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更离不开物业公司的组织和参与,并越来越成为物业公司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美誉度的重要途径,探索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适度融合,不仅有利于树立物业公司的品牌和形象,还有利于加强社区居民思想建设,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企业文化是规范物业管理、推动物业市场发展的关键

1、企业文化是规范物业管理的重要工具。

企业文化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管理理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其意义在于通过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共同价值观来培育塑造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企业人,制定有利于企业价值观形成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使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经营行为、物质环境、员工形象等都一致传达企业价值观,在社会上树立可供识别的企业品牌形象,实现企业的差别化市场发展战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公司内部管理而言,企业文化通过塑造价值观推行价值观来实现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德治”。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管理功能,对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物业管理人员的服务行为作用巨大,物业管理人员可以因此提高管理服务的主动性,不断改进管理服务程序、流程、方法、技能,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另外,就物业管理规范化的对象而言,物业管理法规不仅仅要规范物业公司的行为,还包括业主的行为。如果我们小区业主对物业管理制度的认知能力与认同程度十分有限,那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制约。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本身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由物业公司根据国家的法规来自我建设、自我完善;业主对物业管理制度的认知能力与认同程度则需要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来培养提高,这也主要靠我们物业公司来做,其实质是物业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宣化、延伸、渗透。换句话说,只有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宣传各项法规,弘扬社会公德,促进感情交流,提高居民素质,才能有效增进社区认同度,从而,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奠定良好的社会文化基础。

2、企业文化建设是物业市场竞争的需要。

当前,物业的市场竞争已经从人才、技术、管理水平、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全面铺开。从深层次分析,要全面提升物业公司的竞争力要靠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服务经营理念、职工的综合素质来支撑并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物业品牌化是物业公司市场发展的需要。品牌是凝聚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没有品牌支撑,企业的影响力就受到制约。物业公司要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建设自己的知名品牌。

品牌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的竞争。可以说,没有文化的环境不是文明,没有文化的商品不是精品,没有文化的服务不是享受,没有文化的竞争不能取胜。品牌所蕴涵的功能价值、品质含量、服务质量、企业伦理,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外化的结果。品牌的差异,说道底是文化的差异,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差异。差异识别度越高,品牌竞争力越强。树立品牌,我们要运用文化眼光对待物业管理,创造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形成独特的管理风格,使物业管理具有鲜明的生命力。

第三,物业的品牌形象的根基,最终落在物业基础管理的服务上,而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只是体现在服务的技术水平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的态度与行为上。员工的服务态度与行为怎样,取决于员工对公司、对业主的认识,这正是价值观范畴,也就是企业文化所倾注的领域。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管理服务质量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公司企业文化的旋转舞台

1、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公司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社区文化,从广义上看,它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介于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一方面,物业公司作为社区内的一个独立行为主体,也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自然主体。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内一切主体的社会责任,物业公司不能例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公司的一项自然责任。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签订契约,为业主提供优质专业的安全、维修、绿化、保洁,这是物业管理的物质层面,属于广义的社区文化建设范畴。因而,社区文化建设又是物业管理公司的契约责任。物业管理公司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既是物业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社区文化建设又是物业公司的责任,对自身发展负责,同时,对社区发展负责,而且重在精神层次的文化发展。这也是我们物业公司必须主动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根本原因。

2、物业公司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

几年来,随着油田几个新区的建设,物业公司和物业管理开始贴近石油工人,走进油田职工的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的便利使居民对物业管理由不接受到认可,现在职工生活已经离不开物业公司。但随着社会发展,职工生活水平提高,业主住户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物业公司在社区服务中的角色和地位,让业主住户对物业公司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抱有极高的期望。致力于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公司应对市场需求、完善物业管理环节的必然选择。实践也已经证明,那些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的物业公司,更能为市场所接受。

3、物业公司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物业公司毕竟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一个有自身利益的经济实体。物业公司为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互动,并起到示范和主导作用,在兼蓄个性化的家庭文化同时,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共建小区美好环境的主流文化,将物业公司企业文化在社区的 ……此处隐藏12740个字……化》

第五篇: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2014年 4月 大众商务

no. 4,2014 (总第 112期)popular business (cumulatively,no. 112)

中国民族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之我见

彭红

(四川华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17)

【摘要】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尽管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国历史传统、人文特征,但更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仅沿袭西方企业文化理论,没有根据企业及所处环境特点来塑造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因而使文化不能有效地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根植于企业经营管理特定时空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因此其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必然的。所以说,将我国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建立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特点,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借鉴发展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283 (2014)04-0269-01

1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文化的积淀之深厚是其他很多国家不

可比拟的。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说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

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

想。”无疑,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

观和人生观。张岱年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的主体内容是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刚健有为 ”、“贵和尚中 ”。

1. 1“天人合一 ”的和谐精神

“天人合一 ”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特色,也是中华民族文

化的根本观点天人合一的观点包括 3方面内涵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第二点,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要服从这一普遍规律 ;再次,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调谐。中国人强调人要与天地合德,天地人三位一体,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生理想境界。

1. 2“以人为本 ”的“仁”的体现

包含有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中华

民族文化的又的一大特色,企业文化的构建要求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儒家思想中,管理的关键是得人,管理的方式则

是人治,即一切都离不开人。

1. 3“刚健有为 ”的进取精神

“刚健有为 ”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民族精神,所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强调健动,是刚健有为思想的基础和根据。其次,崇尚 “日新 ”、“革命 ”,所体现

的是积极有为的态度。再次,推崇高尚节操和抗争精神,这是刚健有为所体现的道德品格。

1. 4“贵和尚中 ”的和合精神

这种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肯定了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因而主张以广阔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的东西。不偏不倚谓之 “中”,不“狂”不“捐”谓之 “中庸 ”。这种 “无为无不为 ”、“不争之德 ”的观点造就了中国人平和的性格。

2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对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与建议

2. 1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 :一方面,我国自进入企业文化以来,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另一方面,我国尽管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和千年一脉的文化继承,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没能 “中国化 ”,即:中国的企业文化未能和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个人价值认识和发挥不足。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与创新性。第三,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第四,企业文化中可持续发展意识缺失。

2.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首先,奉行 “贵和尚中 ”,与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儒家文化注重和谐统一,不仅重视自然的和谐,还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不仅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还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以和为贵的企业伦理道德,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以科学发展观确立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突破把企业文化单纯等同于经济文化、效益文化等传统思维,以科学发展观关注弱势群体,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共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其次,.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要完美结合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必须走出误区,特别是崇洋的误区。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借鉴。

第一,整合传统 “天人合一 ”观和 ”和谐 ”观的现代企业价值观 ;第二,作为矫正 “人治 ”传统弊端的制度权威的确立牢固树立制度规范的权威,是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融合意义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三,“修己安人 ”传统下管理者个人的身体力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最后,建立 “刚健有为 ”的企业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的宝贵箴言,《诗经》中也有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的精彩格言,道家也有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的主张,至于法家,顺应时代不断变化进取革新的精神更是非常突出。

对现代企业而言,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创新文化的主体。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曾说,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与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培训与教育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 “学习的组织”。企业应将教育与培训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保持与企业同步发展。

作者简介

:彭红,女,四川华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 .中国文化论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10

[2]苏勇 .中国企业文化的系统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996

[3]强以华 .企业 :文化与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4

[4][美]彼得 .德鲁克 .管理的实践 ———德鲁克管理经典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4 [5]彼得 ·圣吉 .第五项修炼 —学习性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出版社 . 1998

269页码

《探讨物业管理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适度融合(精选多篇)[本文共1700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